1.元神,是不是中药,中医秘方网看到的

2.?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

3.中医叫元神对应西医叫什么

4.人有元神吗?他会出窍吗?什么时候会?他是起什么作用的?

5.元性、元神、元气、元情、元精指什么

中医元神与识神_中医讲的元神是什么

脑。

元神之府是一个中医术语,用来描述人体内的精神活动和意识所驻扎的地方,指代脑。在中医理论中,元神被认为是人体精气、心灵和意识等方面的表现。与五脏六腑共同构成了人体生命活动系统。

元神,是不是中药,中医秘方网看到的

元神是人神志活动的原动力,禀受先天精气而产生,为生命之根本。

神本原于先天父母之精。“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一般情况下,元神只进入人体中。人体的识神产生在大脑中,它能够以意识力控制大脑机能,从而控制身体行为。元神来自于身体之外,是高能灵体,比识神的意识力强大.

元神随胎儿一起来到世间,封闭在身体内,不能直接接触事物,也不懂事物属性,需要身体通过各种方式在大脑中储存一定的知识和信息,元神才能对这些知识和信息作出灵性判断。但是,大脑在积累知识和信息时又会产生识神,因此在识神没有形成前是元神在控制大脑,由于知识和信息太少而出现行为盲然,表现为行为幼稚,在知识和信息积累起来后识神又形成了,阻碍甚至控制了元神与大脑的沟通,表现为意识加强了,但是灵性减弱甚至丧失了。这就是元神会迷失的根本原因,我们看到的书呆子正是缺乏灵性的典型的识神行为。

?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

元神:是人神志活动的原动力,禀受先天精气而产生,为生命之根本。在神话领域中一种高于肉体而可以单独存在的某种物质!他是人类意识的存在基础也是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人类现有的能力下无法考证这种物质是否存在!

中医叫元神对应西医叫什么

中医失落了什么

为什么中医人常觉得现时的中医有所变味?这里面似乎失落了些什么。

中医到底失落了什么?答曰:「元神」!

什么是「元神」?

元神,是人最本底的存在,与生俱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之神。是生命活动自存的内在机制及规律,可视为人类祖祖辈辈为适应自然、适应社会、调适自身进化过程中获得的某些重要基本属性的精神印记。它是人体之神的最深层部分。如果说,人的精神活动像一座海岛,则元神就如深海下的海床。

由此,我们不妨思考一下:

现今常见露出水面的医学知识是否就是中医学的全部?

中医最本底、最原味的精神印记——医学知识下的「深海下的海床」,在现今的学医者、为医者心中还烙下多少?

这些,实际都归结到中医的「元神」上!

然而中医的「元神」在哪?

在中华文化中!在中医人应有的思维方式中!

中医学本是文化医学,但如我们所见,近现代的教育在引入西方科学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对中华传统主流文化取了「浮云」化的态度。今人之所以更易认同西医之理,皆因我们所受教育中的数、理、化、生物等科目之设已为接受西医做好了知识上的充分准备及思维方式上的顺习。但中医有这样的文化铺垫吗?试想,如果有,又如何?难道阳虚、气虚、血瘀、湿阻这些名词真比「血噗林病」、「嗜铬细胞瘤」等更难理解?

我泱泱文明古国难道就没有自己的文化与文明可教?《周易》、《道德经》、《孙子兵法》、《论语》这些中华文明的精神支柱我们接触过多少?「精华」、「糟粕」之议时有所闻,但见贬时多来誉时少,以致礼、智、仁、义、信不论,天干地支不懂,乾坤天地不知,中国古代文化基础知识几乎为零。如果说,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母体文化,则不妨扪心自问,除了认识中文,我们真的会用母体文化的方式来思考吗?

中医在现代常受一种责难,就是「现代人看不懂」。这成了中医需要改造的理由之一。这是中医之错还是教育之误?责难前是否要先弄清楚?

在这样一个缺少中国文化的文化环境中,中医学几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作为本国文化有机部分的中医,在学习的时候居然会让人产生文化隔阂感,实在令人困惑。在毫无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学中医,用中医,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再努力也仅能得其形而失其神。

今人对「知」的理解,常常局限在「知识」范畴,这实是西式的理解。「知」的本意应是「知性」,包含了智慧与知识,即道与理并举。中医与西医的区别要点就在于:西医本质上没有求道的欲望,故为析理之医学;中医是以理证道,以道统理,道理合一的医学。中西医两者在「知」上的取向与所含范畴并不完全一样。因此,借鉴西方思维或技术无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若不考虑与中医体系是否相洽而一律顶礼膜拜就真是不必!以此来全面取代东方思维就更属不智。因为中医不纯粹是知识之学,它更接近智慧之学。

中医并非「医学」、「医术」或「医技」所能涵盖,这些仅是露出水面的知识部分;中医更大的气像在其「医道」,这才是「深海下的海床」,中医若要谋求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与这海床的重新接气就成为必须。

中医发展为何步履蹒跚

中医这些年的发展到底走了什么样的路?为何步履走得如此蹒跚?实需反思!回顾中医发展近些年来走过的路,不少仅是追求致小知的「理」,而忽视了充满灵气的全体上致大知的「道」。将活生生的天人之道格式化为纯粹的知识体系或供熟练操作的术、技,虽时有所得,但亦不能说无所失。在未透彻理解中医内涵上的以浅评深、以今审古、以外范中、舍证就病、以物观人已渐成业界时尚。他山之石的道理大家都懂,但这石的选择却贵乎其对中医研究是否相洽与无偏。

须知「研究中医」与「中医研究」并非同义。恰当的他山之石式的「研究中医」对人类医学或中医的发展自有一定启示,但这类研究目前与从学科自身内源性上自然而然生发的「中医研究」相较,无论从内洽性、还是实用性上仍存差异我们也应有所认识。

近现代,随着科学的巨大进步,人们眼界大开,越来越感受到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与复杂变化。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人们已从最初对还原论方式取得炫目成功的惊讶中逐渐冷静下来,并不断反思。线性、简单性、分割性、静态性思维难以完全解决复杂性系统问题也渐成共识。因此复杂性科学正在兴起,以弥补还原科学在处理复杂系统时的不足。回看中医,若从还原论的角度看,中医的确存在不少「问题」,但若从中医研究或复杂性科学的视野看,这些所谓的「问题」未必是什么大问题,甚至不一定是问题,大多仅是因视野、视角、文化表述或认知习惯的不同而被误读、误解而已。既然还原论思维不可能完全认识复杂世界的所有层面,因此,以之作为判断每一学科或思维方式是否科学的标准,其不合理性就显而易见。

上世纪以来,关于科学划界问题的讨论在西方大体经历了逻辑主义的一元标准-历史主义的相对标准-消解科学划界-多元标准等阶段,显示出科学划界标准从清晰走向模糊、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倾向。这说明了什么?至少说明了科学划界难以找到普遍的、绝对的标准!为什么?因为科学的发展是历史的、动态的,各种形态互呈,其内涵与外延在不断地演变。因此,作为科学划界的标准就应该是历史的、动态的、相对的、多元的。若以历史的、多元格局的眼光看中医,中医自然是现代主流科学之外的另一种科学形态,一门以古贯今的复杂性科学。

可我们今天评判中医是否科学用的是什么标准?基本上是最早的、最苛刻的、也是被垢病最多的,将科学理想化的逻辑主义的一元标准!习惯了惯性思维的人们,所受的基础科学教育是以物理、化学为代表的学科,就下意识地把物理、化学类的学科当作唯一的科学形态,因此也以为科学有着唯一的划界标准。也就是说,中医界可能一直在从众意识下恍恍惚惚地走着一条去向朦胧之路,或为了自证「科学」而好高骛远地拿了一个与自身体系或科学形态并不完全相洽的最严苛标准来作茧自缚。这就可叹了!为了适应这个一元的绝对标准,把本来可以多向发展之路,自我封闭成几乎只有华山一条路。

现今一些「失中道」的运作已导致中医自身理论某种程度的浅化与异化,这种失真的浅化与异化又导致中医临床一定程度的弱化与西化。中医的躯干虽在运作,但元神渐已失落。不少有识之士指出,现时的中医是「表面辉煌,内涵萎缩」,国医大师邓铁涛把这种现象称作「泡沫中医」,因为「在五颜六色的表象下面,已经没有了中医的内涵。」可谓一针见血。

我们常听到:中医是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或代表。但如果中医本身的文化含金量及内蕴在不断地减少或被减少,它还能代表什么?

近现代中医出现「学术心灵」的六神无主而处百年困惑之中,实源于本土文化上的断根及对外来文化不加选择的过度膜拜上。

如何寻回中医的「元神」

鉴于中医界「学术心灵」六神无主的现状,因此,中医要复兴,中医人要真正把握中医的精髓,就须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

如何寻?何处寻?

笔者多年来常对海内外不同对像以易、道、象、数、时、和等范畴的观念或原理诠医,更渗入儒、释、道、兵、武、艺、气象、历法、天文、地理等领域或学科的知识为辅,较之纯就教材而教得心应手得多,习者也非常受落。他们的体会是:图文并举,就图理明,理虽深却可浅出,道似远而实近,至繁之见可成至简之括,阐道说理每附实例,理透则行明,所阐所发,多有古著为本,并非杜撰。

好玩的是,当笔者一用太极图、河图、洛书、干支、卦象来阐述医理时,习者的表情往往变化甚丰:错愕、惊讶、不解、一脸无辜,潜意识当然是:这不是在当今语境中常被渲染成陈旧、腐朽,甚至伪科学的东西吗?为什么与中医有关?但当以之将医理一一简明、形象、意蕴无穷又精到地解释完后,他们的表情又往往转为感慨、兴奋、叹服!转而发问:如此理简味原的思维方式为什么教材少见?越是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听完后往往越有感慨——为什么我们感觉这才是原味的中医,既往所学虽然体系较全,但深度上似乎只在皮肉而未及筋骨,更遑论得其精髓!

虽然笔者对教学有些自信,但我想触动听者,尤其是有临床实践者的绝不仅仅是口才,而主要是其中原生态的中医精神内核易使习者有一种学问寻回根的踏实感。

由是笔者不断得到建议或受到催促,何不将所言所论形成文字,让有心者对中医的元神内蕴有一个直接的感知,以致为用?

但说时容易做时难,以上每一范畴,有哪一个不是见仁见智,话题多多,是非不断,甚至地雷满布的?

然感当代的医书多优于对知识的筛选、充实与系统化,却往往弱于与「深海下的海床」——母体文化的接气。而中医要走出误区,把握本真,开拓视野,则中医人本身素质的提高,自信的建立就十分重要。这些均需古文化知识的充实,思维方式的引导,原味中医的体悟,原生态的中医精神内核(元神)的寻回。

既自以为略窥接气门径,前又有刘力红博士《思考中医》的斩棘,重校《圆运动的古医学》的启示、李可大师的临床证道……人们开始寻找中医的真谛,中医再见复兴之浪。则何不放下荣辱之心,不揣浅陋,随本心所指,以心证道,冀所书所写能在中医复兴浪潮中再推波助澜?

恰有出版社约稿,一拍即合!

现以《易》、《道》、《象》、《数》、《时》、《和》等一气相牵又可各自发挥的范畴来下笔,不但利于内容的铺陈与展开,亦方便旁及百家之学以频接中华地气。更可形成开放式结构,便于在听取读者意见后不断补充、更正、修改、完善。甚至可随时补充讨论的范畴。

是次先出版《易》、《道》、《象》三篇,余篇在思考、整理之中。

人有元神吗?他会出窍吗?什么时候会?他是起什么作用的?

中医叫元神对应西医叫中枢。元神是人神志活动的原动力,禀受先天精气而产生,为生命之根本。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组织最集中的部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有大脑,小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人体的反射活动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把不同空间和时间的传入冲动进行整合。

元性、元神、元气、元情、元精指什么

请听听我的建议,所谓的元神,是指元气,身体的正气,气血阴阳中气为主导,人活一口气就是这个道理,正气充盈,则邪不侵体,一个人就会精力充沛,生活状态积极向上,一旦正气虚弱,就会给外邪可乘之机,扰乱人的正常生理活动,就会出现各个生理状态紊乱的情况,睡眠不好,多梦、胡思乱想(就是灵魂出窍),容易受惊,精力涣散难以集中,这都是身体处于不健康的状态,所以就要取一定的方法调理一下,一方面通过中医方法调节气血阴阳平衡,另一方面注意改善生活规律。

1

元精: “元精”一名始见干丹书。又称“二五之精”,指由阴阳二气交感而成的先天之精。精为形之基,是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生命的本源物质,并具有调节与主宰生殖、生民发育的作用。

《古文参同契》说:“元气之积厚而精英者,称为元精”。《内经》中虽无“元精”一词,但《灵枢?本神》“生之米,谓之精”、《灵枢?决气〉“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以及《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之“精”,皆是指元精而言。张伯端《悟真篇?金丹四百字序》明确肯定此精“非*佚所感之精”,秦汉及以后的道家多论元精,多指“气之精者”。如《淮南子?精神训》:“烦气为虫,精气为人。”王充《论衡?超奇》:“天禀元气,人受元精”,而道教学者则肯定元精不仅仅是气之精,而且能生元神,即精中含神识。《老子想而注》:“所以精者,道之别气也”,“精结为神,欲令神不死,当结精自守。”张伯端《青华秘文》:“元神见而元气生,元气生而元精产”。柳华阳《金仙证论?正道浅说》:“精者乃是人死入生之关锁,其名虽然称之曰精,其里本自无形,因静中而动,言之曰元精矣”。又补注:“此精当未动之先,里本虚无,有何精可名?因人静极,阳炁从静而发动,故名之曰元精矣。”李涵虚《道窍谈?先天直指》:“以言其精,为二五之精……二五之精,即与阴阳之气共生成。”李涵虚还把元精称为至精,以与后天交感之精区分开来。这与陈致虚《金丹大要》中的解释相同。

2

元神:常常与“元性”、“先天之性”混称。意即父母媾精结胎成形之后,此神为出生前尚未被后天所染之神。不是思虑之神(即意念活动),故表现如婴儿不识不知而又具备感觉、灵动的状态。气功态下,人处于恬淡虚无的境界,此时呼吸绵绵,若存若亡,无思无虑,飘飘欲仙,恍恍惚惚,这一状态即乃元神所现。其实,《老子》所言“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专气致柔能婴儿,涤除玄览能无疵,爱民治国能无为,天门开阖能无雌,明白四达能无知,”正是描述元神所主宰的出命活动状态。

《黄庭外景经》石和阳注:“元神者,心中之意,不动不静之中活活泼泼时是也。”《脉望》说:“内念不萌,外想不入,独我自主,谓之元神。”〈武术汇宗》说:“此神亦谓之本性,亦谓之真意,其心必要清清朗朗,浑浑沦沦,无一毫念虑,无一毫觉知,则空洞之中,恍惚似见元神悬照于内,斯时殊觉五蕴皆空,四体皆,而我有真我也。”正如《性命圭旨全书》所说:“父母媾精之后,一点灵光……元从太虚中来者,我之元神也。” 。《灵枢?本神》说:“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天年》又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3,

元性:元性指作为具有神识的人所不同与其他生命的“道性”,元性可以说就是一种自在真常之道占主导位置的本性。换言之即人心的自然清虚之本性。唐初著名道教学者成玄英指出:“命者,真性惠命也。既屏息嚣尘,心神凝寂,故复于真性,反于惠命。”这里的“命”,就是真性,即元性。《经》又云:‘以辅万物之自然。’物之自然,即物之道性也。”在《道教义枢?道性义》看来,它“冥寂一源”,但又不是空无一物,即真实空,非空不空,亦非不空,众生皆与自然同也。也就是说元性是关于众生皆有的和合于天地自然的不为尘俗所动的宁静本性。

司马承祯的《坐忘论》虽然专论道教的修炼方法,其中说道:“至道之中,寂无所有,神用无方,心体亦然。原其心体,以道为本。但为心神被染,蒙蔽渐深,流浪日久,遂与道隔。若净除心垢,开识神本,名曰修道。无复流浪,与道冥合,安在道中,名曰归根。”刚也就是说,人的心性以道为本,清静自然,但由于人心的欲望而被污染,被蒙蔽,背离了道,所以要“净除心垢”,回到道性之本体。回归“元性”也就是修炼的目的。

4,

元情:它属于“义”,指人秉承善之本性,自由发展的感性的具体表现。肯定人们的自主意识,强调个体性与平常心。强调“自得、自成、自道、不倚师友载籍。”也就是说这种元情是无情之情,即不为物所累而善待于物之情,主张超越一切功利的追求,荣辱的考虑、出处随顺自然,以求得个体生命的保全和自由发展,“达于情而遂于命”,反对违反自然本性的欲求。

可以说“上义”就是道情,它具有济安扶危、助人为乐、处善聚缘、助弱扶危、果断有力、利生舍己、排忧解难、扶生万物等的一些表现。这些表现都是明显地超出了内环境之外的具体实施和作为,而不单单只是一个思想和观念,可以说它就是行道的一种表现,是行德的一种表现。由于有这些特点和特性,老子才在这里说“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这个“有以为”就是在实践过程中虽然具备了上乘的义德,但是这些义德的表现,还必须在后天的有为状态中去进行实践,产生的能量又反馈到无为之中。“为而不为,为而有为”,两者是一个有机的结合。先天占主导地位、后天占辅导地位的仁德以及义德,这两者之间相比较,就有一种自然的差异性,把握好了这个差异性对我们修养自己的道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元情的重要特点就是善待万物,我们都能善待万物了吗?义是否表现在我们的行为之中?如果没有这些表现,那么你的义德就是空的。所以透发于内的仁德,行之于外的义德,两者之间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要整体把握住,结合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结合自己内环境的点点滴滴,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看看你的五德只是意识上的缺德,还是实质上的缺德?如果只是意识上的提升,那就还需要行道、修德,通过行德来进行改变和再造。

5,元气:人身元气又你“原气”、“真气”,是存在于体内惟动生命活动的本原物质。气功学中所言元气,多指先天之“炁”。此“炁”形成于受胎之先,先天细细蕴蕴,生于无形,又谓“原始祖炁”,是推动胎儿内呼吸(潜气内转)的循环动力;在人出生后,即“炁落丹田”,成为启动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原动力。并司理后天呼吸之气、水谷之气、营卫之气、脏腑之气、经脉之气等。气功学中所指先天之“炁”是潜藏的内气,而后天之“气”则着重指形于呼吸之气(外呼吸),《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此即指元气而言,故元气广义义简称为“气”。《灵枢?刺节真邪》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允身者也”,此气源于先天而养于后天,但狭义又专指禀受父母的先天之气。在古典气功文献中,常把此“气”字写作“炁”,以示与后天之“气”的区别。

元气论认为,元气是人的生命与天地自然统一的物质基础,“大人生厂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宝命全形论》);元气也是生命之源泉,“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知北游》);生命活动过程,即是元气的消长变化及升降出入运动。“人之生此由乎气”(景岳全书》),“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素问?六微旨大论》)。人体通过元气的调控作用,以维持内环境及内外环境间的阴阳平衡:有人从“场”论角度,认为元气是一种“动态的生物场”,这种“场”非常活跃,虽看不见、摸不到,但其可产生感觉,能联系调节机体内外环境,以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协调。

五行 五元 五常 五脏 五方

木 元性 仁 肝 东

火 元神 礼 心 南

土 元气 信 脾 中

金 元情 义 肺 西

水 元精 智 肾 北

研究五行性理,为养生成道的要素。人的肝脏属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阳木性人,仁德、正直、有担当力。阴木性人好抗上、不服人、说酸话,作事不许人辩驳,多不孝,一生多难。好生怒气,怒气伤肝,头迷眼花,两臂麻木,四肢无力,胸膈不舒,耳呜牙痛。若想病好,必须拨阴取阳,问主意。以仁德存心,爱人爱物,戒杀。德能养性,行持日久,元性复初。 心脏属火,丙为阳火,丁为阴人。阳火性火,温柔谦让、明礼、?止合度。阴火性人,急躁、好争理、喜夸张、好虚荣、贪而无厌,作事有头无尾。有一分阴火,就多一分遮障,一生多苦。好恨人,恨人伤心,心热心跳,失眠?狂,音哑疔疮。要想病好,问明礼。拨阴取阳,以礼存心,戒邪*。礼能养心,行持日久,元神复初。 脾脏属土,戊土为阳土,己土为阴土。阳土性人,信实、忠厚、宽大,勤俭朴素,笃行道德。阴土性人,固执死板、心量狭窄,蠢笨蛮横。好怨人,怨人伤脾,膨闷胀饱,腹疼吐泻,气虚气短,面黄懒惰。若想病好,问信实。拨阴取阳,抱住信实,认因果,戒妄语。行持日久,元气复初。 肺脏属金,庚金为阳金,辛金为阴金。阳金性人,豪爽活泼,善交际、有义气,敏捷果断。阴金性人,残忍嫉?,虚好辩,谄谀轻佻。阴金性人多命薄,好恼人。恼人伤肺,气喘、咳嗽、有各种肺病。若想病好,问响亮。拨阴取阳,要有义气,找人好处,戒爱小(盗)。行持日久,元情复初。 肾脏属水,壬水是阳水,癸水是阴水。阳水性人有智慧,性柔和,心灵手巧,擅精艺术,肯低矮就下。阴水性人,愚鲁、迟钝、遇事退缩,多忧多虑,好烦人。烦人伤肾,腰腿酸痛,遗精淋症,虚癌瘫痿,疝气郁结。若想病好,问柔和。拨阴取阳,认不是,生智慧水,戒酒,行持日久,元精复初。 佛教戒杀,就是孔子讲的仁字,仁是德,德能养性,是阳木。?木性人能立,是德的根,有主意,能忍辱,能受气,不动性(不发脾气),立万物。行持久了,自然养足元性。 佛教戒*,儒家守礼,礼能养心,神足,是阳火。?火性人能容,是神的根,明礼达时,聪明过人,能化万物。行持久了,自然养足元神。 佛教戒妄,儒教讲信,信是万善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能保气,是阳土。?土性人能容能化,是成道的根,知因果,了循环,能生万物。行持日久,自然积足元气。 佛教戒盗,孟子讲义,大义参天,情理足,是阳金。?金性人果断,是成仙的根。知人好处,有义气,缘大,遇事迎刃而解。行持久了,自然积足元情。 佛教戒酒,儒家讲智,智能养肾,是阳水。?水性人柔和,是成圣的根。能认不是,认不是生智慧,能养万物,行持久了,自然积足元精。 若想成佛,得严守戒律,存佛心、说佛话、行佛事,当体成?,就是佛了。若想成仙,五气朝元,得照五行性理,拨阴取阳,实作实行,才能得道。孟子曾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不明道的人,说信道是迷信,做道德那有迷信呢?全要躬行实践,才能得?。 一一、五行性识别法 一个人是什么性,可以从形状、面色、声音、行态(?、形、色、声音、行)几方面来分辨。 木性人:身高、肩平、长脸上宽不窄、瘦而露背;走路高压有声;说话的声音,直而短,齿音;生气时,青筋暴露,面色青而带杀气。 火性人:身材圆胖,肩圆,枣核形脸上尖中宽;行动急速,走路上身摇摆;说话声音尖高而破、舌音;赤红脸;肉多横纹,一生气,面红耳赤。 土性人:背隆腰厚,圆脸、蒜头鼻子、多肉。土性人有三厚;背厚、唇厚、手背厚。行动沉重踏实;说话鼻音重,好生闷气,生气时面色焦黄。 金性人:眉清目秀,唇薄齿白,颧骨高,脸形长方,身段不高,体材单薄;行动敏捷,说话声音响亮,唇音;好恼人,生气时面色煞白,恼在心里笑在面上。 水性人:?肚子脸;重下颏,多肥胖,粗眉大眼,毛发深黑,行动缓慢,坐立时均好扶倚;说话声音,慢长而低,喉音;面色淡黑,生气时好哭。 把各种性情人的“形、色、声音、行”记清楚,自能见人之性。 一二、心界五行 人心本是至明的,本性也是至灵的, 心生邪念,立?迷惑本性,则惛暗矣。心正神足,光明觉照,洞彻十方。 心界的阳木,正直、有良心;阴木性,抗上不服人。心界的阳火,谦虚、明礼;阴火,争理、贪名、好高爱利。心界的阳土,诚实、信人、心大意大,能容能化;阴土,多疑、心小量窄、好怨人。心界的阳金,会找人好处,人情圆到;阴金,好分辩、嫉?心重、好恼人。心界的阳水,清静、平和;阴水、忧虑、好烦人。 心界的阴阳,像太极的阴阳鱼似的,互为消长。心念邪正,立?印在性海脑膜上。愚人以为有秘密,那是自欺的想法。人一动念,自性知道就是天知道,自心知道就是地知道,“诚于中,形于外。”“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这就是说都知道。人心一念之微,天地人三界全知道,所以说,意念一动,浪传十方。况且人存什么心,作什么事,就成为什么性。作善事,就长善性。

元性:人生下来就附带着其本身的性格,即本性,是先天的,无法改变。

元神:即魂魄,人都有的,当没有时精神就崩溃了,那是行尸走肉

元气:出自腹中,气不续,人亡

元情:即最本生的感情,包括七情六欲

元精:就是元阳,现代称荷尔蒙